火花機的放電過程具有獨特特性。放電前,工具電極與工件間存在較高電壓,當二者逐漸接近,其間工作液被擊穿后,立即引發(fā)火花放電。在放電瞬間,兩電極間電阻急劇變小,電壓也隨之大幅降低。火花通道形成后,其存在時間極為短暫,通常在 10?? - 10?3 秒之間,隨后必須及時熄滅,以維持火花放電的 “冷極” 特性。這一特性保證了通道能量主要作用于極小范圍的工件表面,避免熱量向電極縱深傳遞,從而實現(xiàn)對工件表面的精確蝕除。每個放電脈沖都會在工件表面留下一個微小凹坑,通過連續(xù)的脈沖放電,眾多凹坑累積起來,實現(xiàn)材料的逐步去除和工件形狀的加工。例如,在加工細微復雜的電子零件模具時,正是利用這種精確的放電特性,能夠在極小的區(qū)域內進行精確加工,確保模具的高精度和高表面質量,滿足電子零件對模具的嚴苛要求。電火花機加工軌道交通模具,耐磨件成型,保障運行安全。雙頭火花機現(xiàn)貨
模具修復中,火花機可實現(xiàn)局部高精度修補,技術包括:定位基準復用(通過三坐標測量原模具基準,建立修補坐標系,誤差≤0.003mm)、局部放電參數(shù)調整(修補區(qū)域采用比周邊低 20% 的電流,避免熱影響)、過渡區(qū)域平滑處理(采用漸變脈沖參數(shù),使粗糙度從 Ra3.2μm 過渡至 Ra0.8μm)。在注塑模具澆口磨損修復中,該技術可在不拆卸模具的情況下,將澆口尺寸恢復至 ±0.01mm,修復后模具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與原品一致性達 99%,比整體重制節(jié)省成本 70%。江門普通電火花機供應廠家電火花機的雙電柜設計,保障大功率加工穩(wěn)定運行。
電極設計需遵循 “等損耗” 原則:形狀復雜區(qū)域(如尖角、窄槽)應適當加大尺寸(預留 0.02-0.05mm 損耗量);電極高度需比加工深度大 10-20mm,避免底部損耗影響精度;采用分塊電極設計(針對大型模具),拼接誤差≤0.003mm。制造方面,銅電極采用高速銑削(轉速 20000rpm),表面粗糙度 Ra0.8μm;石墨電極采用磨床加工,刃口圓角≤0.01mm。電極裝夾需使用精密夾具(定位誤差≤0.002mm),并通過三次元檢測確認尺寸,確保與火花機加工坐標系一致。
火花機,全稱為電火花加工機床(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簡稱 EDM),其工作原理基于放電蝕除效應。在加工過程中,工具電極和工件分別連接到脈沖電源的兩極,并浸沒于工作液中,常見工作液有煤油、去離子水等。當工具電極向工件靠近,二者間隙達到一定距離時,脈沖電壓會擊穿工作液,形成放電通道。在這一通道中,瞬間會集中大量熱能,溫度可飆升至 10000℃以上,致使工件表面局部微量金屬迅速熔化、氣化,并在壓力急劇變化下,飛濺到工作液中,冷凝成金屬微粒后被帶走。每個脈沖放電雖蝕除金屬量極少,但每秒成千上萬次的脈沖放電累加,就能實現(xiàn)可觀的材料去除,逐步加工出與工具電極形狀對應的工件形狀。例如,在加工復雜模具型腔時,通過精心設計電極形狀,并配合精確的電極進給控制,利用這種放電蝕除機制,能準確塑造出所需的復雜輪廓,滿足模具高精度、高復雜度的制造需求。電火花機搭配石墨電極,放電效率高,適合大電流粗加工。
火花機與 3D 打印的結合開創(chuàng)了復雜電極制造的新路徑:3D 打印可直接成型傳統(tǒng)加工難以實現(xiàn)的異形電極(如內部中空、多孔結構),材料利用率從 30% 提升至 90%;打印的銅 - 鎢合金電極(含鎢 30%)損耗率比純銅低 50%,適合精密加工。應用流程為:3D 建?!蛴‰姌O(精度 ±0.02mm)→電火花加工→成品。在航空發(fā)動機燃油噴嘴模具加工中,該組合可實現(xiàn)內腔復雜流道的一次成型,加工周期縮短 50%,表面粗糙度達 Ra0.4μm,滿足燃油霧化的精密要求。電火花機加工模具鑲件,保證 0.005mm 級尺寸一致性。東莞數(shù)控火花機按需設計
電火花機的三維模擬功能,提前預判加工干涉風險。雙頭火花機現(xiàn)貨
石墨電極憑借低密度(1.8-2.2g/cm3)、高熔點(3650℃)和低損耗率(≤0.1%),成為火花機粗加工的推薦材料。其加工優(yōu)勢體現(xiàn)在:粗打時峰值電流可達 300A,效率比銅電極高 50%;熱膨脹系數(shù)為銅的 1/4,在大電流加工中變形量≤0.01mm/m;通過高速銑削可快速成型復雜形狀(如深槽、窄縫),表面粗糙度 Ra≤1.6μm。在汽車覆蓋件模具加工中,石墨電極可一次完成深度 500mm 的型腔加工,配合脈沖間隔自適應控制,電極損耗率控制在 0.5% 以內,大幅降低電極更換頻率。但石墨電極需吸塵系統(tǒng)(負壓≥-20kPa),防止粉塵影響放電穩(wěn)定性。雙頭火花機現(xiàn)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