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既指計算機網絡安全,又指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安全的基本含義:客觀上不存在威脅,主觀上不存在恐懼。即客體不擔心其正常狀態(tài)受到影響。可以把網絡安全定義為:一個網絡系統(tǒng)不受任何威脅與侵害,能正常地實現資源共享功能。要使網絡能正常地實現資源共享功能,首先要保證網絡的硬件、軟件能正常運行,然后要保證數據信息交換的安全。從前面兩節(jié)可以看到,由于資源共享的濫用,導致了網絡的安全問題。因此網絡安全的技術途徑就是要實行有限制的共享。云安全網關借助云端能力,為企業(yè)提供高效的安全防護。哈爾濱企業(yè)網絡安全架構
計算機網絡是人們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了解社會、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和途徑。網絡安全管理是人們能夠安全上網、綠色上網、健康上網的根本保證。網絡技術基礎教程主要系統(tǒng)詳細的講述了:計算機網絡概述,網絡體系結構tcp/ip協議,局域網技術,網絡管理與維護,網絡安全與病毒防治等一系列問題。人們的思維定式還存在幾點誤區(qū):加密確保了數據得到保護,防火墻會讓系統(tǒng)固若金湯,hacker不理睬老的軟件, Mac機很安全,安全工具和軟件補丁讓每個人更安全等等,都是存在問題的。哈爾濱企業(yè)網絡安全架構負載均衡設備能智能分配服務器流量,避免其單點過載導致服務不可用。
信息技術與商業(yè)管理顧問勞倫斯·沃格爾提醒注意云計算(第三方數據寄存和面向服務的計算)以及Web2.0的使用(社交網及交互性)。他說:“與云計算相關的網絡安全影響值得注意,無論是公共的還是私人的云計算。隨著更多的公司和采用云計算,它們也就更容易受到破壞和網絡襲擊。這可能導致服務及快速的重要軟件應用能力受到破壞。另外,由于Facebook、博客和其他社交網在我們個人生活中普遍使用,組織也在尋求與其相關方聯絡及互動的類似能力。一旦被允許在其網絡上進行交互的和雙向的聯絡,網絡襲擊的風險將隨之大增?!?/p>
數字證書。數字證書是一個經證書授權中心數字簽名的包含公鑰擁有者信息以及公鑰的文件數字證書的較主要構成包括一個用戶公鑰,加上密鑰所有者的用戶身份標識符,以及被信任的第三方簽名第三方一般是用戶信任的證書有威信機構(CA),如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用戶以安全的方式向公鑰證書有威信機構提交他的公鑰并得到證書,然后用戶就可以公開這個證書。任何需要用戶公鑰的人都可以得到此證書,并通過相關的信任簽名來驗證公鑰的有效性。數字證書通過標志交易各方身份信息的一系列數據,提供了一種驗證各自身份的方式,用戶可以用它來識別對方的身份。SD-WAN設備能智能選擇較優(yōu)鏈路,降低MPLS專線依賴和網絡成本。
影響因素:自然災害、意外事故;計算機犯罪;人為行為,比如使用不當,安全意識差等;“hacker”行為:由于hacker的入侵或侵擾,比如非法訪問、拒絕服務計算機病毒、非法連接等;內部泄密;外部泄密;信息丟失;電子諜報,比如信息流量分析、信息竊取等;網絡協議中的缺陷,例如TCP/IP協議的安全問題等等。網絡安全威脅主要包括兩類:滲入威脅和植入威脅。滲入威脅主要有:假冒、旁路控制、授權侵犯;植入威脅主要有:特洛伊木馬、陷門。企業(yè)培訓員工正確使用網絡安全設備,發(fā)揮較大效能。西寧學校網絡安全認證
安全設備的報警機制及時通知管理員安全事件。哈爾濱企業(yè)網絡安全架構
相關法規(guī)和道德規(guī)范:信息安全法律法規(guī)。為促進和規(guī)范信息化建設的管理,保護信息化建設健康有序發(fā)展,我國結合信息化建設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法規(guī)。 1997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表示大會第五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進行了修訂。明確規(guī)定了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的具體體現。 1994年2月,國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安全保護條例》,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的概念、安全保護的內容、信息系統(tǒng)安全主管部門及安全保護制度等。哈爾濱企業(yè)網絡安全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