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驟 1:導體裝夾與對齊:將預處理后的兩根銅導體分別固定在熔接機的動夾頭與定夾頭中,通過微調裝置確保導體軸線重合,接觸面貼合緊密(貼合間隙≤0.1mm)。步驟 2:預壓與通電加熱:啟動熔接機,先施加預壓力(通常為頂鍛壓力的 30%-50%),使導體接觸面緊密接觸;隨后通入低頻大電流(電流大小根據(jù)導體截面計算,如 240mm2 銅導體電流約 1500-2000A),電流通過接觸面的微小間隙時產(chǎn)生電阻熱,使接觸面金屬逐漸升溫至熔融狀態(tài)(銅的熔點約 1083℃),此過程中需觀察 “閃光” 狀態(tài)(正常閃光應均勻、連續(xù),無斷弧或過強火花)。步驟 3:頂鍛與保壓:當接觸面金屬完全熔融(可通過溫度傳感器或視覺觀察確認,熔融時銅導體表面呈亮紅色),立即施加頂鍛壓力(240mm2 銅導體頂鍛壓力約 8-12MPa),將熔融金屬中的氣體擠出,使兩根導體的金屬分子充分擴散融合;頂鍛后保持壓力 3-5s(保壓時間根據(jù)導體截面調整),確保融合界面冷卻定型,避免出現(xiàn)縮孔或裂紋。與電纜金屬導體兼容性佳,無化學反應。重慶35KV高壓電纜熔接頭
3. 沖擊性能標準要求:按 GB/T 12706《額定電壓 1kV(Um=1.2kV)到 35kV(Um=40.5kV)擠包絕緣電力電纜及附件》要求,接頭在承受 5J 沖擊能量(針對 10kV 電纜)或 10J 沖擊能量(針對 35kV 電纜)后,無絕緣破損、導體斷裂;沖擊后進行交流耐壓試驗(施加 1.73U?電壓,持續(xù) 1min),無擊穿現(xiàn)象。檢測方法:將接頭試樣固定在沖擊試驗臺上,沖擊錘(質量根據(jù)能量計算)從規(guī)定高度自由落下,沖擊接頭中間位置;每個接頭沖擊 3 次(分別沖擊上、中、下三個方向),沖擊后檢查接頭外觀,再進行交流耐壓試驗。上海10KV高壓電纜熔接頭可施工高壓電纜熔接,注重工藝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
1.2高壓電纜的類型與熔接適配性不同絕緣材質的高壓電纜,其結構特性差異***,直接決定了熔接工藝的選擇。目前電力系統(tǒng)中主流的高壓電纜類型及熔接適配性如下表所示:電纜類型**絕緣材料結構特點熔接工藝適配**聯(lián)聚乙烯(XLPE)電纜交聯(lián)聚乙烯無油、環(huán)保、結構緊湊(導體+絕緣+屏蔽+護套),耐溫性強(長期允許工作溫度90℃)適配熱縮式、冷縮式接頭熔接,需重點控制絕緣層恢復時的加熱均勻性,避免絕緣老化油浸紙絕緣電纜浸漬絕緣紙傳統(tǒng)類型,依賴絕緣油絕緣,結構復雜(含油道、鉛護套),耐溫性較差(長期允許工作溫度65℃)適配充油式或干式接頭熔接,需嚴格密封,防止絕緣油泄漏或受潮,目前逐步被XLPE電纜替代氣體絕緣(GIL)電纜SF6氣體用于特高壓場景(如1000kV),絕緣性能優(yōu)異,結構為金屬外殼+導體+SF6氣體腔熔接需在密封環(huán)境下進行,重點保障氣體密封性,采用**法蘭式接頭,工藝要求極高其中,XLPE電纜因環(huán)保、耐用、維護成本低等優(yōu)勢,已成為當**kV-500kV電壓等級的主流選擇,其熔接工藝也是行業(yè)內研究與應用的重點。
電氣性能檢測(**驗證)電氣性能檢測直接評估熔接部位的導電能力與絕緣可靠性,需在熔接后24h內完成,關鍵項目包括:直流電阻測試:使用雙臂電橋(精度≥0.01Ω)測量熔接部位的直流電阻,要求熔接處電阻≤同長度原導體電阻的1.2倍(電阻過大說明存在未熔合或接觸不良,會導致運行時發(fā)熱);絕緣電阻測試:使用2500V兆歐表測量電纜絕緣層的絕緣電阻,10kV電纜絕緣電阻≥1000MΩ,35kV電纜≥2500MΩ(絕緣電阻過低說明絕緣層存在損傷或污染,可能引發(fā)漏電);局部放電測試:對于110kV及以上高壓電纜,需進行局部放電測試(測試電壓為額定電壓的1.73倍),要求局部放電量≤10pC(局部放電過大會加速絕緣老化,導致電纜擊穿);耐壓試驗:分為工頻耐壓試驗與雷電沖擊耐壓試驗,工頻耐壓試驗電壓為額定電壓的2.5倍,持續(xù)1min無擊穿;雷電沖擊耐壓試驗電壓為額定電壓的5倍,正負極性各沖擊10次無擊穿(耐壓試驗是驗證熔接部位絕緣強度的**終手段)。采用標準化熔接流程,確保每一處接口的一致性與可靠性,助力電網(wǎng)穩(wěn)定運行。
3. 交流耐壓試驗目的:模擬電纜運行中的過電壓工況,驗證接頭絕緣層的 “短時耐受強度”,是絕緣性能的 “破壞性驗證”(需在絕緣電阻、局部放電測試合格后進行)。標準要求:10kV 電纜接頭:施加 2.5U?交流電壓,持續(xù) 1min,無擊穿、閃絡現(xiàn)象;35kV 電纜接頭:施加 2.5U?交流電壓,持續(xù) 1min,無擊穿、閃絡現(xiàn)象;110kV 電纜接頭:施加 1.73U?交流電壓,持續(xù) 60min,無擊穿、閃絡現(xiàn)象;或施加 2.0U?電壓,持續(xù) 15min,無異常。檢測方法:采用 “串聯(lián)諧振耐壓試驗裝置”(避免試驗電流過大損壞電纜);試驗前需將電纜另一端懸空,接頭周圍設置安全圍欄(安全距離:10kV≥0.7m,35kV≥1.0m,110kV≥1.5m);緩慢升壓至規(guī)定值(升壓速率≤1kV/s),保持規(guī)定時間后緩慢降壓(降壓速率≤2kV/s),全程觀察電流表、電壓表無異常波動,接頭無冒煙、異響。專業(yè)高壓電纜熔接,應對復雜電力場景!湖北高壓電纜熔接頭
從材料選擇到工藝執(zhí)行,全程嚴格把關,打造可靠的電纜連接點。重慶35KV高壓電纜熔接頭
3.3 絕緣層恢復:保障絕緣性能絕緣層恢復是防止電纜接頭絕緣擊穿的關鍵,XLPE 電纜常用熱縮式絕緣套管進行恢復,操作流程如下:3.3.1 套管選擇與預處理套管匹配:選擇與電纜電壓等級、絕緣層直徑匹配的熱縮絕緣套管(如 10kV 電纜適配 10kV 熱縮套管,絕緣層直徑 30mm 適配內徑 35mm 的套管)。套管預熱:若環(huán)境溫度低于 10℃,需將熱縮套管放入恒溫箱(50℃)預熱 10 分鐘,避免套管因低溫變硬而難以收縮。3.3.2 套管安裝與加熱套管定位:將熱縮絕緣套管套在導體接頭處,確保套管兩端覆蓋電纜原絕緣層的長度≥50mm(避免接頭處暴露),套管中心與導體接頭中心對齊。均勻加熱:用熱縮***從套管的中間向兩端緩慢加熱,加熱溫度控制在 250-300℃,加熱速度以 5-10mm/s 為宜;加熱時需不斷移動熱縮***,避免局部過熱導致套管碳化或開裂;待套管完全收縮(緊貼絕緣層,無氣泡、褶皺)后,停止加熱,讓套管自然冷卻至室溫(約 15-20 分鐘)。重慶35KV高壓電纜熔接頭